一路上,路面已經消失了,徒留滿地大大小小的石塊,箱型車開在上頭,左搖右擺,扣摟扣摟。

 DSC_0026

 

 

 

▼▲ 往老七佳的路上,必經的鋼筋大橋,其實基座已被掏空。

DSC_0030  

 

   從新社區往老七佳部落的路程要一個小時,起初還在平地上行駛,我們還可以優游自在的聊天,等到進了山裡,龍蟠虎踞,車門外就是險峻的懸崖,光是「緊張」和「崇拜」都來不及了,當然不敢輕鬆自如的聊天。

   經過了一番折騰,我緊握著扶把的手早已被手汗浸濕,終於到了老七佳部落。在部落的入口右方,立著一面用石板搭建的牆,上頭放了幾塊圓形的白色石頭,鄭超老師表示,那是用來嚇唬敵人的,其實過去並不是放石頭,而是放人頭!警告外人不要隨便來打擾他們的生活。

 

 DSC_0055  

 進入老七佳所見的草坪,現在是遊客的停車場,風景美不勝收。

DSC_0049  

 

   整個聚落其實是在草坪後方的山坡上,從草坪看過去,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部分的民居,走進一看才發現,老七佳部落雖然是傳統聚落中最小的,但放眼望去聚集的石板屋還是挺壯觀的。鄭超老師首先帶我們到了他的家,他的家是民國八十年左右改建的,因為建築只要沒有人居住就容易損壞,在他們族人遷村到山下後,不常回來整理老聚落,直到觀光興盛後,他們才每周固定回來整理環境、燒落葉薰乾整戶石板屋才不易敗壞。後來我也才知道,其實最原始的石板屋也沒有現在所見的那麼高,過去的石板屋建築,外觀只有現在的一半高,大約一公尺不到,就好像是蘭嶼的半穴居一樣,是要跳進屋內的,為的是禦敵和抵擋坡上的強風。

 DSC_0105  

 這是鄭超老師的家,改建時融合了現代的窗櫺,在過去是不會見到的。

 

   在等待午餐的過程中,鄭超老師與阿姨一邊準備食材一邊和我們聊天,我們好奇這些家屋是怎麼分配的?鄭超老師說:「以前都是頭目說了就算阿,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經過頭目的同意。男女兩人確定要結婚成家之後,選一塊地告訴頭目,頭目同意之後,大家再合力把屋子蓋起來。」鄭超老師又接著補充:「以前求婚啊,半夜要扛兩百斤的樹枝到女生家門口丟著,白天女生看到了也有個底,女方就會去男生家提親。」阿姨開玩笑地說:「有很多女生不知道啊,結果搞錯了對象,那個男生根本就沒有去他們家丟樹枝!」聽得我們又是哈哈大笑。

   午餐其中有一道菜,是我們自己動手做的,那是用小米搗成粉加上太白粉揉成球,裏頭塞入碎肉做成的丸子,鄭超老師在準備午餐的時候還怕我們吃的不習慣。沒想到鄭超老師和阿姨的手藝真的非常的好,阿姨還誇他的廚藝是可比阿基師。午餐裡頭有香椿炒蛋、石板豬肉、炒野菜、煎魚、丸子菜湯,還有飯前的排灣族粽子──奇拿福。奇拿福是原住民中常見的食物,它就像粽子一樣,運用月桂葉包裹裡頭的小米,餡料裡還有肥肉、花生、芋頭,最外層用可以吃的假酸漿葉封起來,將葉子的味道都鎖進了小米之中。那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阿拜[1]了。沒想到最後我們都非常喜歡也適應原住民食物的口味,甚至還打包回家晚餐繼續吃呢。

 P_20141108_102128  

 我們的午餐、鄭超老師教我們做丸子的過程,還有奇拿福的樣子。

   

   吃飽喝足後,鄭超老師帶我們在部落走一圈,解釋了部落的歷史,老七佳部落是屏東排灣族部落中較小的,當初最大的頭目從北大武山的部落裡移了出來,找到這片空地才在這裡創了新的部落,因為人口比較少,所以大頭目在古樓、白鷺部落裡徵招數名小頭目,吸引其他的居民搬過來,因為人越少,部落就越容易被消滅,所以四處地招兵買馬。頭目的權力就有如現在的政府一樣,有人民、土地、法律的裁定權,而且人民需要納稅繳交貢品給頭目。

 

 DSC_0137-  

 這是大頭目的家,格局最大,這個地點觀察其他部落也最清楚。

   鄭超老師帶我們到柯姓頭目的家,這座石板屋是全聚落裡最大的,柯姓頭目也是最大最有權威的一位。頭目家前面的空地,也就是整個部落的集會地點,有事情大家就會聚集在這裡討論,巫婆的神龕也是在大頭目家前方,最初大頭目從大武山上搬來此地,就是從大頭目家這個點,慢慢擴散出去的。鄭超老師跟我們說過,目前還住在老七佳的族人大概還有五戶,但我們發現,這五戶並不是總是住在老七佳,包含鄭超老師在內,平日都住在山腳下,周末假日或是閒暇時才回來整理打掃環境,所以我們在部落裡閒晃時,都很怕吵到族人休息,但後來才發現,雖然屋子外頭可能放了幾塊剛啃完的骨頭(還爬了許多螞蟻),但裡面主人早就回山下的家了。

 

 DSC_0130

 大頭目家屋上的木雕裝飾,上面的圖案除了有百步蛇圖騰之外還刻有打獵的情形。

 

   我們繞了部落一圈發現,部落裡只有頭目的家才有美麗的木雕裝飾,其他人的家外看不見木雕,卻有一些左右各一的枯竹或枯木裝飾,裡頭還插了長梗的葉子,我們一問才發現,這並不是裝飾,而是避邪驅魔的裝置,用來趕走邪靈的,另一用是保佑柱體堅固。

   石板屋的構造上是非常穩固的,每一座石板屋都需要一塊重達上噸的大石板來固定整個石板屋。在屋頂的部分,則是運用質量密度不同來做排列,顏色偏黑的石板被稱為公的,密度較高,敲起來比較清脆;顏色偏灰的石板是母的,密度較低,敲起來聲音比較沉重,兩種不同質量的石板交叉排列,使得屋瓦不易滑落,強風也比較不易吹倒。

 

 屋瓦上,清楚的看出石板一公一母顏色的差異。

 DSC_0120

   石板屋頂上頭,壓著一顆顆白色圓弧狀的大石頭,我們以為那是用來壓平防止屋瓦被吹走的,後來才發現那些石頭都比石板輕,其實是過去放的是頭顱,一樣是用來威嚇敵人用的,只是現在沒有了頭顱,都去河床上撿長得類似的石頭回來壓在屋頂上。沿路上,鄭超老師向我們介紹石板屋的原始構造,但我們也發現,有幾戶重建後的石板屋,因為石板屋建造費工、取材不易,已經不是運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蓋石板屋,在側牆的部分用了磚頭或是鐵皮;鄭超老師認為,這樣申請世遺的路是不是又困難了點?組織來鑑定時可能也會變成阻力之一。

   排灣族在家屋內的空間結構是非常有趣的,整個房間的格局是開放性的,門口旁邊睡的是男性青年,但他們的臥鋪的入口不是在靠門的那一側,而是相反的另一邊,以防有人侵入時直接砍掉他們的頭;在屋子離門最遠的另一端,是豬圈。「把豬養在屋子裡嗎?」我們不禁大為震驚,沒錯,而且也同時是廁所,人們排出的水肥作為豬的飼料,鄭超老師又開玩笑說:「以前豬多愛吃啊,以前沒穿褲子啊,你一蹲牠們就緊跟著你的屁股接著呢!」而在豬圈旁邊的,竟是少女的臥鋪,因為他們要照顧家畜,所以就近睡在旁邊;其他的長輩就睡在另一邊,穀倉也在旁邊,空間運用很靈活,床就是桌子也是椅子;而祖先的石棺,就立在房子的正中央地下,排灣族採室內蹲葬,因為空間不足,每個死去的家人就疊在一起,再覆蓋兩層石板與泥土和水泥,總共五層掩埋起來,味道才不會飄出來。

 DSC_0140  

 鄭超老師在石板上劃記,解釋屋內空間的運用。

 

   半天的時間雖然短短的,但是所知所學實在非常豐富。太陽快要下山了,我們整理好也要跟著下山,因為部落裡沒有接電,所以到了晚上就是漆黑一片。離開之前,帶著滿滿的不捨,可惜沒有在那裏多待一天,老七佳的石板屋被列為文化遺產,但我認為當地的景觀也是令我非常的印象深刻。

 DSC_0149-

 老七佳真的是非常美的地方。

   回程,我們不走山路改走河床。沿途看見了來時路的吊橋,才發現吊橋底下的基座早已被掏空,遲早有崩塌的可能。走過河床,鄭超老師與阿姨兩人跟我們形容過去這裡美好的景象,八八風災之前,他們還在下游河床邊開了一間小餐廳,還在那裏養雞,現在全部都被掩埋了。我們經過餐廳的原址時,看見了還露出地面的餐廳屋頂還有外頭的圍籬,還碰見了不肯離去的小狗們留在原地;除此之外,在網路上搜尋到的小吊橋,現在只露出最上頭的部分,其他的通通埋在石堆下了,那麼大的一座橋,如今只剩下如此破敗的模樣,真是令人不勝唏噓。但我也真心期盼,有一日大自然循環再生的力量,能夠將這條河流恢復成原本的模樣。

 

[1] 阿拜就像是原住民的粽子http://myweb.ntc.edu.tw/lan01/abye/intro.htm

arrow
arrow

    yaos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